九州网站官网

  • 老友品读 | 何光远:为中国汽车工业立传,为奋斗者画像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九州网站官网 > 新闻动态 >

老友品读 | 何光远:为中国汽车工业立传,为奋斗者画像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7:07    点击次数:92

为中国汽车工业立传,为奋斗者画像

原机械工业部部长 何光远

付于武同志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绕不开的重要人物,他的《我心深处是汽车:付于武八十自述》,不仅是一部个人成长史,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到突破的奋斗史。

认识于武数十年,我始终钦佩他对汽车事业的赤诚与执着。从投身汽车行业的青年时光,到见证并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研发、自主创新、产业升级等关键节点的突破,他的每一步都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。书中没有空泛的理论,只有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、对技术攻关的细致复盘,以及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深切期许,字里行间满是“把心交给汽车”的热忱。

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、智能化转型的今天,这部自述更具有特殊意义。它不仅能让年轻一代从业者读懂中国汽车工业的“来时路”,汲取前辈们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,也能为行业研究者提供鲜活的实践参考,看清产业发展的逻辑与脉络。

于武用八十年的人生与汽车为伴,用一部自述为行业立传。这部书,值得每一位关心中国汽车、热爱中国制造业的人士细细品读。

展开剩余87%

2023年7月,我与于武在纪念中国汽车工业70年活动现场

以下内容节选自《我心深处是汽车:付于武八十自述》:

央视二台“对话”

2004年,我有幸参与了中央电视台二台(简称央视二台)《对话》栏目的录制,那是一段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的经历。从中午12点进入演播厅,直到傍晚6点才结束,整整6个小时的录制,成为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次对话。

《对话》栏目一直以尖锐风格著称。那次,他们邀请了张小虞同我一起参加,小虞代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,我代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。讨论的主题是汽车自主创新问题。

但在接到邀请后,张小虞告诉我:“那天我有事,你去吧。”就这样,我成了当天唯一代表汽车产业的嘉宾。可就是这次经历让我“深感后悔”。在此之前,我从没有参加过类似的电视讨论节目,对其中的情况也不了解,更是不曾预料到讨论会如此失控。

那期对话的企业嘉宾是竺延风,一汽集团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,也是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中最年轻的掌舵者。现场除了竺延风和几位部委老领导,几乎全是媒体。大家误以为我们彼此认识,实际上,只有我和竺延风较为熟悉。

节目录制的前半段时间一切顺利,问题或许尖锐,但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内。竺延风当时应对也很得体,没有说什么出格的话,只是站在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角度,逐一解答大家的问题。

直到话题转向自主创新与合资合作上,现场的气氛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。两年前,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竺延风一句“中国轿车自主开发,要耐住寂寞二十年”,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。这次《对话》中,他再一次重申了这一观点。

事实上,我高度认同竺延风的观点,也在现场表达了我的看法:“合资合作是中国汽车工业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和积累的过程。如今,业内外都在谈要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,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。我们必须承认差距,要从与国外的合作、引进技术中积累。积累的过程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,也可能不到二十年,也可能过十年、十五年、二十年,我们就形成了我们自己的自主开发能力,有我们自己的品牌。到那时候,我们就能够成为生产强国。这是个急不得的事情。”

然而,我的回答也不能让大家满意。在他们眼中,我和竺延风观点一致,不断向我们施压。显然,他们只想听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声音,否则,就会开始抨击。

一位老领导直言不讳地指出:“我们首先要肯定这二十年来的合资成果,但正如每个人都要上学一样,我们难道要永远当学生吗?大家都有一种说法,红旗是一汽的亲儿子,而一汽-大众捷达品牌则被看作是用来赚钱的干儿子。为什么亲儿子总是长不大?”

另一位科技部的老司长也站出来质问:“还要二十年?我们等得起吗?我们输得起吗?”

“我们的合资品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,但自主品牌却始终停滞不前。如果我们现在抓不住机会,再过五年或十年,我们就更没有机会了。”另一位嘉宾进一步阐述道:“无论是学术界和产业界,都应该回过头来研究一下,在未来五年或者十年的产业战略当中,如何能让自主品牌成长得更快一些,让整个产业体系在竞争的环境之下发展得更快。”

难得的是,无论嘉宾们如何抨击,竺延风依然坚定地捍卫自己的观点。他继续回应:“我国汽车工业要超越发达国家,从情感上来讲,我也非常理解。作为汽车制造业中的参与者,我比大家更着急,这也是我们的动力所在。但是,我还是要坚持自己的观点,我国汽车产业确实还很弱小,我们需要合资合作,我们需要坚持改革开放。”

这次央视二台的对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。“耐住寂寞二十年”所强调的是长期主义,是中国汽车产业从小到大、从弱变强的必然过程。这是汽车产业背后必须经历的一个规律性问题。要做好一个产业,二十年绝不是一个短暂的周期,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。作为一名企业家,必须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。

花都“何龙之争”

在竺延风那句“耐住寂寞二十年”引发的风波尚未平息时,“何龙之争”无疑是将自主创新的话题推向舆论的新高潮。这场争论发生于2005年8月22日,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花都汽车论坛上。

那届论坛的主题恰好就是“创新与全球化战略”。我们邀请了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,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、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,以及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中村克己、韩国自动车工业学会会长李斗焕、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理事朽木昭文,共同探讨如何实现汽车产业自主创新,以及如何抓住机遇,实现全球化战略。

原本由我主持的论坛各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,何部长和龙部长也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见解。茶歇间隙,龙部长找到我,表示希望接替我的论坛主持工作。我当即就说:“这太好了!”长时间主持不仅耗费精力,还要对每位发言者的观点做出点评,确实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。他主动要求,我自然没有理由拒绝。

可没想到,就是这么一让,出了事。

龙永图部长在上半场已经做了报告,所以在主持的时候就多说了几句来表达他的观点。他说道:“我认为我们不能够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。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,汽车产业注定就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,今后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不管叫别克也好,叫大众也好,或者是尼桑、丰田也好,如果其中许多核心零部件和核心的技术都是在中国开发、在中国使用的,那么它叫什么名字就已经不重要了,关键是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参与全球化的合作和竞争。”

他进一步强调:“要加大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,必须加强和世界最优秀的汽车制造商合作。只要用中国工人,在当地交税,它就是本土的企业。”

龙部长的话音一落,何部长立即站起身,反驳了他的观点。他说,“龙永图部长的观点我不太赞成。他所讲的观点与保护知识产权的潮流是不相符合的。知识产权代表在知识上的控制权,品牌是代表知识产权的。”

何部长补充道:“通过合作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、技术水平,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。在这样的基础上,把我们的自主开发能力、自主品牌搞上去。到现在为止,我还是这个观念,并且一直为这个事呼吁。”

刹那间,会场氛围剑拔弩张。这场争论随即被媒体广泛报道,成为那年花都论坛上的一大热点。龙部长成为继竺延风之后又一个被舆论声讨的对象。在此后的很多场合,他不得不为自己辩解。

一年后,又是一届花都汽车论坛,龙部长再次出席。会前一晚的餐桌上,龙部长提起了那场争论。他非常委屈:“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汽车,没有人比我更热爱汽车,说我不爱国?”对他而言,这是天大的误会。

或许很少有人知道,龙永图是中国加入WTO谈判的中方首席专家。他为了保护中国汽车产业,甚至牺牲了其他领域的一些利益。他也从来没有说过“不赞成我们中国的汽车要搞自主品牌”,对于外界的恶意解读,他非常激动,很难释怀。

站在今天,从全球化的视角看,当时龙部长的观点也有一定道理。但确实,在当时的局势下,二十年的合资合作并未培养出一个优秀的自主车企。何部长又是自主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持者,在他看来,中国汽车产业要做大做强,必须要自主创新。就这样,双方的观点针锋相对。

时过境迁,何部长在后续的采访中放软了态度,也逐渐接纳龙部长的部分观点。近几年,我们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,汽车合资股比限制也在放开,特斯拉更是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外资企业,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龙部长的观点。

《我心深处是汽车:付于武八十自述》

这是一部记录付于武先生一生奋斗历程的回忆录。本书以付于武的个人经历为主线,记述了付于武早期的成长和学习经历、参与重大汽车项目的历程等,展现了他从青年时代投身汽车行业,到参与并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峥嵘岁月。书中不仅回顾了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,还展现了付于武及其同代人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依然执着追求、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。通过他的视角,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突破、产业变革和辉煌成就,感受一代汽车人的热血与坚守、使命与情怀,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。

付于武

1945年2月出生于北京,1970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机械系(原北京机械学院),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。历任第一汽车厂哈尔滨变速器厂总工程师、第一副厂长,哈尔滨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,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、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、理事长、名誉理事长,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、名誉理事长,北京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理事长。2017年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终身成就奖。2021年荣获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(FISITA)杰出贡献奖。

注:本文选自《我心深处是汽车:付于武八十自述》一书。

图片:机工汽车

文章:机工汽车

排版:机工汽车

发布于:北京市

相关资讯Related Articles

  • 老友品读 | 何光远:为中国汽车工业立传,为奋斗者画像

    2025-10-12

    为中国汽车工业立传,为奋斗者画像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 何光远 付于武同志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绕不开的重要人物,他的《我心深处是汽车:付于武八十自述》,不仅是一部个人成长史,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到突破的奋斗史。 认识于武数十年,我始终钦佩他对汽车事业的赤诚与执着。从投身汽车行业的青年时光,到见证并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研发、自主创新、产业升级等关键节点的突破,他的每一步都与行业发展同频...

  • 截至8月1日当周CBOT玉米可交割库存为737.2万蒲式耳

    2025-08-20

    芝商所官网数据显示,截至8月1日当周,CBOT玉米可交割库存为737.2万蒲式耳,较此前一周减少26.21%,较上年同期增加13.89%;小麦可交割库存为5,802.9万蒲式耳,较此前一周增加0.91%,较上年同期减少1.32%。...

  • 就医帮 | 破育儿焦虑困局 地坛医院儿童保健门诊护航成长_宝宝_

    2025-06-25

    出品 | 搜狐健康 作者 | 北京地坛医院儿科 董凯华 编辑 | 原野 “宝宝吃奶正常吗?体重增长达标了吗?”抱着刚满42天的小团子,新手妈妈林女士既期待又忐忑地走进北京地坛医院儿童保健门诊。该门诊致力于为0-14岁儿童提供全面的生长发育监测、评估、诊断和治疗服务。北京地坛医院儿科副主任姚艳青介绍,门诊特邀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(首都儿科研究所)儿童保健科主任金春华领衔出诊,开诊不到1...

  • 翰宇药业:利拉鲁肽原料药获韩国MFDS受理

    2025-05-24

    翰宇药业晚间公告,全资子公司翰宇药业(武汉)有限公司的利拉鲁肽原料药获得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(MFDS)的审批受理。该药物为人胰高血糖素样肽-1(GLP-1)的类似物,具有多种生理功能,包括血糖依赖性促进胰岛素分泌、保护胰岛β细胞、延迟胃排空以降低食欲等。未来上市后,将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,有望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和行业地位产生积极推动作用。 举报 相关阅读 “产学研投”聚首张江科学城,建资源平...